孔末乱孔和孔氏“世代恩亲”张姥姥

时间:2021-03-09         阅读:7128

  每当社会大动荡之时,既有大英雄起于草莽之间,收拾旧山河。亦有奸佞恶徒,图谋不轨。

  唐朝末年,随着朝廷政纲弛堕,社会动荡加剧,哀帝天佑二年(905),孔子四十二代嫡孙孔光嗣失去了朝廷对“文宣公”的封赏,以斋郎身份至泗水县做主簿。然而,孔府原有的各种户人和杂役仍留府中。在这帮杂役中,有一个专事洒扫的庙户孔末,其本名叫刘末,进府当差时根据当时规定改名孔末。由于其伶牙俐齿,后来做到领班。后梁太祖乾化三年(913),孔末见时局动荡,遂生篡位夺权野心。“乘时不纲,潜通乱民,歼灭曲阜孔氏既尽”——将孔光嗣杀害。孔光嗣的被杀,是名教衰微,人伦泯灭,篡位掳掠的真实写照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孔末乱孔”。阙里孔氏族人亦遭灭门绝户,杀戮怠尽。

(曲阜孔林孔光嗣墓)

  孔光嗣生有一子,名孔仁玉。生于乾化二年五月二十九日,孔光嗣被杀时,才九个月,由其母抱匿于孔林后的张阳里娘家避难。孔末在杀光孔光嗣家人后,对册点名完毕,才发现唯独少了孔仁玉母子。为了斩草除根,又派人追至张阳里,迫令张家交出孔仁玉母子。孔仁玉外祖父名张温,其外祖母季氏面对灭绝人性的逆贼,为了保存圣裔孤血,毅然决定以自己不足周岁的幼孙代替孔仁玉而被杀。

    这一幕感人事迹,详述在明人张敏《孔氏报本酬恩记》:

   水之千流万派也,其出必有其源;木之千柯万叶也,其生必有其本。论水不求其源,则无以知其流之所从来;论木不求其本,则无以知其干之所从发。故人之生也,亦犹水之有其源,木之有其本也。苟不穷其源而推究之,则何以知其宗派族属之所来乎!五十九代袭封衍圣公彦缙、五十五代曲阜尹克中、五十四代族长思楷,一日同谓敏曰:“吾先世祖宗昭穆族属甚众,传至四十二代,有祖讳光嗣者,其室张氏,世为曲阜张阳里人。时值五代,四方弗靖,有伪孔氏孔末者,因世乱,心生奸计,意欲以伪继真,将吾孔氏子孙戕灭几尽。时光嗣祖任泗水令,生四十三代祖仁玉,在襁褓中。难兴之日,光嗣被害。祖母张氏,抱子仁玉逃依母氏,得免其难。孔氏之不绝者,如一发千钧,红炉片雪,几何而不为伪孔有也。吾祖仁玉,母子虽脱巨害,向非外祖张温,保养安全,其何以有今日乎!兹传五十九代,子孙族属之盛,绳绳蛰蛰,皆吾外祖张氏之所赐也,何敢一日而忘耶!张氏子孙,家在张阳者,至今犹称为张温焉。今虽优待其家,恐后世子孙,或有遗忘,不能以礼相待,甚非报本酬恩之意。兹欲立石于张氏之茔,俾吾子子孙孙世加存抚,子盍为我文之。”走也,幼读圣人之书,老为圣门之教,意欲报本,其道无由,曷敢以芜陋辞,乃为之言曰:万物本乎天,而人本乎祖;不有其先,孰开厥后?今圣公、世尹、族长,念水木本源之意,于外远祖张氏之后,既以优加眷顾,而又忧后世或有遗忘,欲立石以纪其事,真可谓用意忠厚,而不忘其本矣。世有借父锄,虑有德色;母取箕帚,立而谇语;甚者视至亲无异于路人。呜呼!豺獭皆知报本,何以人而不如物乎?斯人睹此,宁不为之厚颜。刻之贞石,俾张氏世知二姓骨肉之亲。

  孔末在完成一系列的屠杀后,贿赂军阀政客,以圣裔的身份袭爵,如愿当上了孔庙主祀,并掌握曲阜县正堂大印。史载其鱼肉乡里,“鲁人敢怒不敢言”。

  而孔仁玉在其外祖母季氏的抚养下,以张雷为名得以长大。十七岁时,经科考被授以太学士。后唐长兴三年(930),孔仁玉十九岁时,鲁人中的正直之士协同孔仁玉上书明宗李嗣源,奏明孔末乱孔血案真相。朝廷派人前来调查,查明孔仁玉所奏句句属实,后唐明宗下旨诛杀孔末。命太学士张雷改回原名孔仁玉,承袭文宣公爵位,主持林庙祭祀,并委以曲阜县主簿。第三年,明宗命孔仁玉袭“文宣公”爵,兼县令,恢复孔氏在唐代的一切权利。后周广顺二年(952)太祖郭威莅临曲阜,至孔子墓前亲自祭拜,仍令孔仁玉袭封文宣公兼曲阜县令,另兼监察御史,代朝廷监督地方吏治民风。

(孔仁玉像)

  自此以后,几乎被孔末断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。后世族人尊孔仁玉为“中兴祖”,并在府内专设“报本堂”,历代奉祀。孔仁玉生子四人,其后称“内院”,后来的二十户六十派皆孔仁玉之后。此即阙里孔氏“五位”、“二十户”、“六十派”之由来。而孔末之后,亦仿内孔而立“五院”,后世称之为“外孔”。

  孔仁玉外祖母季氏,因大义护圣裔,经孔仁玉上奏,朝廷封张氏为孔府世代恩亲,赏赐张温夫人季氏官称“张姥姥”,赐楷木龙头拐杖一柄,金棒槌一个。她们可以自由出入孔府,逢年节大典均至府内居上座。凡是孔府上下人等,包括衍圣公及夫人,只要做错了事,张姥姥就有权管教。张姥姥这个称号与衍圣公的爵位一样是世袭的,由张家长子媳承袭。长子为世代恩亲。张姥姥死后,文宣公孔仁玉专门在城外张阳里封了一片树林作为坟地,叫作“张家林”。另外在孔林里面,历代衍圣公到孔林祭祀中兴祖孔仁玉时,均要有张家嫡孙二人前往陪祭,有时还委托张家代衍圣公本人去林内扫墓。


(曲阜孔林孔仁玉墓)

  孔仁玉挫败孔末事,在孔氏家族历史上,历来是一个大事件。因为没有此举,则真正的圣裔永不会翻身,伪孔的尊位将会永远保存。故而,真孔、伪孔历来区分甚严。《孔子世家谱》特载《伪孔辩》以警世人:

世之孔姓,自圣裔外有孔忠,字仲茂,乃圣兄伯皮子,在七十二子之列,无传。此孔氏同出於子姓者也。其他非子姓而为孔氏者甚众。在列国时,卫有孔达,实出姬姓,其后为孔圉、孔悝;陈有孔宁。郑穆公有子十三,其一曰公子志,字士孔,后为孔氏;其一曰公子僖,字子孔,其后曰孔张,亦为孔氏。又南宋元嘉(注:南北朝刘宋)中,有孔景盖鲁郡民也,本不姓孔,诏给圣林洒扫户,因随主姓。其裔孔末乘时不纲,翦灭圣裔,冒袭封爵,事觉罢免。其后裔谓之外院,明其非圣裔也。不意孔末子孙立意害主,旧恶屡萌。见中兴后裔称为内院,有五位之名,皆受国恩,遂乃窃仿名号亦立为五院,合党协赀力于我族为难。金明昌三年(1192年)有孔寅孙者以内院端修不令,其弟男、昌、宗等入学诉於礼部。部是端修之议而黜之。后又有孔之仙者欲冒圣裔,四十九代族长孔玭不从,遂击杀玭等一家十一人。元延佑四年(1317年)有孔礼者因袭封思晦不许其入庙拜祭,遂陈告省部自称二十七代孔乘次子景进之后。审系诈伪,编入里甲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又有孔谊妄称圣裔亦言系出景进,赴通政理告。征诸洪武天历碑,系西忠社民籍,自伏仗决。此皆洒扫与孔姓仇不共天者也。逮於今日,外孔之环居阙里者犹复不少,多随我族行辈,隐存冒入之心……。

  历来阙里孔氏宗亲对内孔外孔均有严格的区别和规定,且历代政府引为明禁,以确保圣裔血脉之纯正。


更多>>通知公告
首页 论文发表 风水用品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华夏文化网          邮箱:18339936@qq.com       豫ICP备120085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