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才是达摩祖师的真正弟子?

时间:2015-07-12         阅读:2513

“时有风吹幡动。一僧曰风动,一僧曰幡动。议论不已。惠能进曰:‘非风动,非幡动,仁者心动。”


——《坛经》


这是高中政治课本上的一段话,书中选取这段话原意是用来批判惠能的唯心主义。而这也是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禅宗。


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在听完惠能的话之后,觉得这就是自己一直要寻找的接班人,遂传法于他,惠能也就是日后的禅宗六祖。实际上这是惠能及其弟子的说法,而历史上真实的禅宗六祖暨禅宗正统争夺案远比这来的刺激。


一、禅宗东来


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,创始人据说是菩提达摩,就是那个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,并流传下绝世武功《易筋经》的达摩祖师。当然小说是小说,据说历史上的达摩是以四卷本《楞伽经》传授徒众,并开创了禅宗。


菩提达摩


之所以禅宗早期历史这么模糊,是因为其诞生之初流传并不广泛也不显赫。就连创派始祖达摩历史上是否有其人都存在争论,达摩第一次出现在史书记载中,是《洛阳伽蓝记》所载有印度和尚达摩,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,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,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,于是“口唱南无,合掌连日”。至于“梁武论佛”、“一苇渡江”等事迹传说都是直到唐代才有记载。


少林寺传奇中的方丈就是禅宗二祖,达摩弟子慧可和尚


达摩之后又经过几代弟子传承,直到第五代弟子弘忍时期,禅宗才开始传播开来。弘忍(公元602~公元675),活跃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,据《楞伽人物志》记载,弘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,但是悟性却很强“生不瞩文,而义符玄理”。


他在继承前几代禅学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以《金刚经》印心的新内容,阐扬金刚般若经奥旨,经过其大踏步的改革,禅宗进入快速发展期,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学佛之人涌向弘忍驻地,希望能得其真传,史载“四方请益,月以千计。”其中以汴州(河南)神秀、韶州(广东)惠能等十一人最为著名。


二、“南能北秀”之秀


而真正让禅宗显赫起来的还是弘忍的弟子神秀。神秀很长寿,据说活了一百岁,年轻时候学的是儒道二学,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到弘忍处学禅,他对五祖弘忍伺奉很恭敬“服劳六年,不舍昼夜”,而弘忍也很欣赏他认为“东山之法,尽在秀矣”,弘忍座下十一名弟子,神秀为首座。


弘忍死后,神秀在江陵当阳山(湖北)玉泉寺,大开讲坛,向外传法,声名远播,四海僧俗闻风而至,不久之后神秀就成为了在佛教界拥有巨大号召力的领袖。恰在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将神秀的地位推上巅峰。


事情是这样的,唐朝建国之初皇帝尊老子为唐朝皇室的始祖,因而道教成为大唐的国教,虽然唐朝皇帝并不歧视佛教,甚至太宗、高宗特别推崇玄奘法师,但总的来说唐初佛教只能算是二等宗教,这一状况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开始改变。


唐高宗死后,武则天开始为自己的登基做准备,为了代唐立周能够顺利进行,武则天不光在政治上要绝对控制,而且在舆论上也要取得优势。唐朝皇帝宣扬自己是老子的后代,因而会得到道教神灵的庇护,显然武则天要当皇帝,理论上来说道教神灵是不会支持的,所以载初元年(689年)金山寺的长老法明和尚向太后武则天进献《大云经》,宣称武则天乃是弥勒佛的转世。武则天得到法明献经后大喜,颁令天下将佛教作为武周的国教,位在道教之上。


武周以佛教为国教,自然僧人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起来,而神秀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佛教领袖自然备受武则天尊崇。于是久视元年(700)武则天遣使将九十余岁的神秀迎至洛阳,尔后召到长安,武则天亲自向他礼拜。


神秀到达朝廷后是怎么与武则天交往的,因为记载的匮乏,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,但是从神秀后来被尊为“两京(长安、洛阳)法主,三帝(武则天、唐中宗、唐睿宗)国师”。圆寂后,唐中宗赐其“大通禅师”谥号,神秀门下有四大弟子后来都受到唐王室的尊重来看,神秀与皇帝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。可以推测,神秀以自己宗教领袖的身份与武则天进行合作,支持武则天代唐自立的合法性,同样的武则天报答就是用自己的权力来扩大禅宗(神秀系)的影响力。


上面举了这么多例子只为说明一件事,那就是神秀在世乃至其去世后几十年期间,无论是从禅宗的传承还是天下的认同来说,神秀都是弘忍正统继承人,是当之无愧的禅宗六祖。但是后来我们知道禅宗的六祖是惠能和尚,而神秀所传承的禅宗也被称为禅宗北宗。说到这就不能不谈及六祖慧能了。


三、“南能北秀”之能


据南宗《坛经》所载,神秀在弘忍座下学习的时候,一天弘忍让学有心得的弟子们作偈给他看看,神秀于是呈上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惠能看到后认为神秀偈没有见性,于是也作了一首偈,关于此偈的内容不同版本说法不一,但最广为人知的是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有尘埃?”。


据说弘忍看后发现惠能的偈更好,便在夜里私下为他讲说《金刚经》,还密授法衣给他,以为信记,说明他继承了祖位。特别是传授法衣,在以后的传说中被传的神乎其神,有的说惠能得到法衣回广东后,弘忍门下许多弟子都去追赶惠能要夺回法衣,其中有个叫慧明的终于在半路追到惠能,惠能于是将法衣掷于地上,让慧明随意取走,慧明使出浑身力气却拿不起法衣,结果反被惠能说服而跟随他回到南方。


除了上面两则以外,关于惠能还有很多传说,这些传说归根结底都在讲同一件事情,那就是惠能才是弘忍真正的嫡传弟子,是禅宗六祖。


但据北宗的《楞伽师资记》记载,惠能虽然是弘忍门下十一人之一,只是“弘化一方”,并不怎么出色。南宗与北宗关于惠能在弘忍门下学法时期的记载差异甚大。但根据王维所写的记载惠能生平的《能禅师碑铭》来看,惠能在弘忍门下学法完毕后,就回到了岭南,此后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北上。虽然《碑铭》上还说他在岭南影响很大,武则天、唐中宗多次请他入京,但他都没有去。


但综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看,终惠能一生其影响力始终局限在岭南,而北方广大地区依然是神秀及其门徒的天下。惠能的六祖地位,在其有生之年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。


四、南宗定尊


惠能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禅宗六祖,与一位叫神会的僧人有关。神会,惠能的弟子,十三岁跟随惠能学习禅法,惠能去世后,神会在岭南又待了十几年。开元十八年(730年),神会出岭南,越过大虞岭,前往洛阳,一路宣扬惠能受弘忍法衣事迹,自此吹响了南禅宗北进的号角。


而此时北宗的情况相当混乱,神会活动初,神秀门下的嵩山普寂势力特大,他要定神秀为六祖,普寂本人为七祖。但除了普寂外神秀门下很多人都在传教,因而传承显得很繁乱。在北宗内乱的情况下神会决定对北宗发动进攻。



大云寺


  开元二十年(732年),神会在河南滑台大云寺,与当时有名的山东崇远禅师(北宗)展开了南北禅邪正、是非的辩论。通过这场辩论来决定达摩禅的宗旨。辩论的规模相当大,实际是一个无遮大会。神会在会上攻击了神秀的北宗,重点是说他们“传承是傍,法门是渐”。神会认为北宗传承混乱的情况损害了禅宗的形象。他还认为,达摩以来只许一人正式继承。而惠能是弘忍单传,并说神秀也承认这点。他的凭据是:以往传法对内是 “以印证心”,对外则“传法衣以定宗旨”,而法衣就在南宗。所以按照传统,神秀的传法是不能承认的,惠能才是正统。


滑台辩论之后,南宗在争夺禅宗正统性上开始占据优势,惠能的地位也因此扶摇直上,与北宗神秀并称为“南能北秀”。然而北宗不甘示弱,勾结官僚,向唐玄宗诬告他在洛阳聚众、图谋不轨,把神会赶出京城,史载神会在其后几年流亡过程中“侠客县官,三度几死”。很可能是遭遇过暗杀、逮捕等风险。看上去南宗似乎就要这样走向没落了。


但是“一个人的命运虽然要靠自己的努力,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。”在南宗发展最艰辛的时刻,一个巨大的机会突然到来。


安史之乱后,唐朝中央政府经济拮据。为了敛财以助军饷,朝廷想出了一个方法,那就是收费度僧,就是由国家发给度牒度人为僧,向被度者收一定的香水钱。在这一过程中神会起了巨大作用,并被请出来主持这件事。他助郭子仪筹了一定的兵饷,对唐王室立了功,因而朝廷恢复了他的地位。


至此经神会十几年的努力,由惠能开创的南宗顿悟教终于立足北方,同时由于南宗在安史之乱中的出力,朝廷在南北宗争立的问题上逐渐倾向于南宗。贞元十二年(796年),朝廷官方认定惠能为禅宗六祖,明确了其正统的地位。自此,南北禅宗的争立,以南宗的大获全胜而告终。


参考资料: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(吕澂)


更多>>通知公告
首页 论文发表 风水用品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华夏文化网          邮箱:18339936@qq.com       豫ICP备12008538号